镜头一:随着优美的音乐,一只只可爱的“啄木鸟”在生病的“果树”丛中飞舞,仔细地为每棵“果树”检查、捉虫,棵棵“果树”在“啄木鸟”的精心看护下,茁壮成长,结出了又大又红的苹果…(艺术领域教育活动:音乐欣赏《啄木鸟》)
镜头二:“小口杯也想和小火苗交朋友,我们让它们一起玩一玩吧”。话音刚落,小朋友个个迫不及待地拿出椅子下面的口杯,与小火苗玩起了游戏:大部分幼儿第一个举动就是将口杯倒扣在燃烧的小蜡烛上,小火苗像生病似的,越来越小,奄奄一息。小朋友发现火灭了,很惊奇,又去后面桌子上重新点燃蜡烛,重试上述方法。第三次,小朋友手拿杯子悬空罩在小火苗上,口杯与小火苗成了好朋友。于是,在教师的鼓励下,小朋友们又玩出了很多花样:把蜡烛放进口杯里,明亮的烛光透过色彩艳丽的口杯,朦朦胧胧,显得格外漂亮…(科学领域教育活动:燃烧的小蜡烛)
镜头三:一只只大小不一、颜色各异的脚印在白色的纸上绘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,看着自己的杰作,孩子们欢呼着,跳跃着…(健康领域教育活动:可爱的小脚丫)
这里我们正在进行新课程改革优质课展评活动,师生之间融洽的交流,幼儿之间富有个性化的表达和精彩的表演,组与组之间的互动,教师充满激情的评价,构成了一幅幅和谐的画面,让我们感受到了师生澎湃的激情,生命的涌动,使我们禁不住为可爱的孩子们而鼓掌,为高素质的教师们而歌唱。
新课程改革,如一缕春风,使我们的学前教育充满了生机,使我们深刻地体会到,要求得学前教育的发展,要建设现代化的幼儿园,要培养新世纪人才,就要扎扎实实地搞教改。
一、搭建学习平台,实现教师教育观念和行为的转变
幼儿园课程改革,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的革命。在这场变革面前,面临最大挑战的是教师,因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。课程改革的成功与否,关键在我们广大教师,每一位教师要敢于挑战传统,挑战自我。
1、掌握新理念,完成角色的转变
新的课程改革,教师要提高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,更加关键的是教育理念和精神,以便及时改变自己的角色以适应课改需要。如果没有对新课程理念的透彻理解,将会出现“用新瓶装旧酒”的局面。我们首先突出“三新”,即学习新课程;探索新教法;应用新技术。通过专家讲座,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,指导强化教师个人的学习,将新的教育理念默然于心,并内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,从而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转变,使教师真正成为幼儿的合作者、引导者和参与者。同时,我们还在教师中开展了“三课”活动,即:培训教师示范引路课,全体教师课改达标课,骨干教师优秀展评课。一系列活动的开展,关注了教师主题活动的整合能力、教育活动的设计能力及教师本身社会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的蓄荐。
2、加强教改培训,培养创新意识
新课程、新理念、新教法,是没有现成的路可走的,如何驾驭活动,如何设计教法,如何生成课程、如何激发幼儿的参入兴趣等每一个环节,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因此,我们紧密围绕新课程改革开展师资培训工作,有意识地引导教师能动地、个性地解读教材,形成自己独特的、开放的、创新的教学思路,培养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,并能够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,学会收集、整理、利用主题教育活动相关的资料,捕捉教育活动以外的学科风景,接触过去从未接触过的东西,想过去从未想过的问题。
3、注重教育实践,提高反思能力
教育反思能力是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活动实践为研究对象,反省自己的教育观念和行为,并深入研究处于教育的决策、技术及伦理等层面的教育理念、教育目的、教育主体和教育策略等方面的问题,最终达到对自己及教育行为的修正与完善。因此,我们要求教师在教育情境中,以一种研究会者的姿态反思自己、反思教育,注重教育教学实践。为了促进教师反思,我们还举办了“教育教学反思千字文”竞赛,激励教师总结并表达自己的反思成果,让大家分享。
二、师生合作,创设独具魅力的活动乐园
环境是新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潜在要素。它就象一位不说话的教师,默默地发挥着它特殊的、潜在的教育作用。幼儿吸收环境中的一切有用知识而成长。
1、以人为本,创建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
新课程改革需要教师的付出,幼儿的配合,家长、社会的理解、支持,从而为幼儿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。否则,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怕永远只要能是美好的愿望。因此,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四个和谐。
(1)园长和教师关系的和谐
每个人都渴望尊重和温暖,每位教师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能,创建一个关怀、友爱、温暖的集体,让教师释放潜能,就必须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。我们的做法是用个性化的制度温暖人,用特色化的理念凝聚人,用规范化的管理塑造人,从而使教师们义无反顾的畅游于新课改的海洋,为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。“幼儿园是我家”、“我为幼儿园出个点子”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,为课程实施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。
(2)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和谐
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,教师大多靠个人力量解决活动中的所有问题,而课改主题网络的教学模式,需要我们教师与更多的人、在更大的空间、用更多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,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。可以说,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,引发了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,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专业分工。老师们边学习边耕耘,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召唤同伴们参与,使个体的智慧在群体中挥发、催化,变个体辛勤劳动为大家的快乐。
(3)教师教师与幼儿关系的和谐
幼儿园是一片令人向往的净土,是一个令人依恋的精神家园,在这里,能充分感受到人与人的相互关爱,在这里有聪明好学和富有想象力的幼儿,所以,老师们用爱心呵护着一颗颗稚嫩的心灵,把他们当成有自主生命的个体,尊重和理解幼儿,保护幼儿的人格、自尊、自由,民主的活动管理,使师生之间健康和谐。
(4)幼儿园、家庭和社区关系的和谐
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,更离不开家庭、社区的支持和理解,召开家长会、发放明白纸、增加家园联系直通车的宣教内容显得更为重要。
2、创设育人环境,给幼儿一片蔚蓝的天空
现代教育理论认为,凡是一切能让幼儿主动活动的机会和条件,都可以成为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的环境。因此,在新课程改革教育活动中,我们努力践行“让每一寸空间发挥最大教育作用”的环境创设理念,努力挖掘空间资源,让有限的空间成为幼儿充分活动的乐园。墙饰是主题活动的强大磁场,是主题活动的对话框、流程图,也是主题活动生命的延续。我们的理念是:空间是有限的,创意是无限的;活动室是固定的,内容是流动的。看看我们“楼道文化”——家园联系直通车、安全标志在心中、飞向2008年的北京等,单是这些栏目的名字,就会让你遐想无限;再走一走我们的每个富有特色的活动室,一幅幅优美的图画、一件件充满个性的幼儿自制玩具,仿佛让你置身于童话世界,这是孩子们展现才华的乐园,又是孩子们开拓创新,播种文明的净土。它们在主题活动中焕发着生动、美丽的光辉,同时也载着孩子们升入智慧和理想的天堂。
三、创设快乐课堂,让幼儿自由翱翔
法国文学家法郎士说过:“教学的全部艺术就是唤起幼儿心灵的好奇心的艺术,它的目的是为了使这种好奇心得到了满足。”因此,努力营造一种开放的、自由的、融洽的气氛,放飞幼儿个性,争取给幼儿一个更为宽广的空间是我们的不懈追求。
1、巧设情境,让孩子们在心灵放飞中享受
享受每个主题活动,意味着身心自由,只有在宽松自由的气氛中,孩子们才能尽情释放个性,尽情坦露心声。在《欢迎秋爷爷》这个活动中,老师让孩子们随着他们最喜欢的孙悟空作导游,让可爱的秋姑娘给孩子们分发礼物;在生成活动《会变的纸棒》中,孩子们由一根纸棒到二根纸棒的变化及三根纸棒的合作创新,孩子们畅所欲言,使活动课成为师生共同营造的乐园。
2、尊重个性,让孩子们在多元智慧中享受
有人说:“追求统一僵化的标准答案,是得到了大海里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,而失去的却是大海下的整座冰山的主体。”这是多么贴切的比喻啊!文本的多样性与开放性,孩子内心的丰富性与独特性,都昭示着:答案本身并不是第一位的,孩子们在观察、分析、比较、发现、想像、探究才是最重要的。活动中正是因为老师对孩子们充满个性、富有童趣的稚言给予了莫大的宽容与尊重,才发现了每一个幼儿的闪光点,并让这些闪光点更加耀眼,更加迷人。才有了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的主动探究,快乐发现,大胆想像;投入地体验和自信地表达。
3、激情评价,让孩子们在成功自信中享受
对幼儿而言,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,即使是一个平庸的孩子,在鼓励和欣赏的雨露下,也会变得鲜活起来。“你的发现真独特!”、“我为你的想像喝彩!”,““你说得比老师还好呢!”…类似这些充满教师激情,充满对孩子们赏识的评价语言,如同一方兴奋剂在源源不断地注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田,使他们去体验到学习的乐趣,感受到成功的喜悦。
课程改革是一把双刃剑,它可以解决存在的弊端,往往也会带来新的弊端。它为我们提出了新的考验,也为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面对新的教育挑战,每一名教工作都要主动的迎接新形势的挑战,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修养,让新教育的春风吹进幼儿的世界,等待我们的将是满园的春色!
|